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桓子新论:识通 其一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四
刘子政、子骏、子骏兄子伯玉,三人俱是通人,尤珍重《左氏》,教授子孙,下至妇女,无不读诵者。
此亦蔽也(《意林》,《北堂书钞》九十八,《御览》六百十,又六百十六)
桓子新论:祛蔽 其八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四
余与刘子骏言养性无益。
其兄子伯玉曰:「天生杀人药,必有生人药也」。
余曰:「钩吻不与人相宜,故食则死,非为杀人生也。
譬若巴豆毒鱼,矾石贼(一本作「杀」)鼠,害獭,杏核杀猪,天非(一本作「非天」)故为作也(《御览》九百九十)」。
大招 汉 · 作者未详
大招,不知何人所作,或曰屈原,或曰景差,自王逸时已不能明矣。其谓作者,则曰词义高古,非莫及。其不谓然者,则曰汉志定著赋二十五篇,今自骚经以至渔父,已充其目矣。其谓景差,则绝无左验。是以读书者往往疑之。然今以宋玉大、小言赋考之,则凡语皆平淡醇古,意亦深靖閒退,不为词人墨客浮誇艳逸之态,然后乃知此篇决为差作无疑也。虽其所言,有未免于神怪之惑、逸欲之娱者,然视小招则已远矣。其于天道之诎伸动静,盖若粗识其端倪,于国体时政,又颇知其所先为近于儒者穷理经世之学,予于是窃有感焉,因表而出之,以俟后之君子云。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
春气奋发,万物遽只。
冥淩浃行,魂无逃只。
魂魄归徕
远遥只。
魂乎归徕
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只。
东有大海,溺水浟浟只。
螭龙并流,上下悠悠只。
雾雨淫淫,白胶只。
魂乎无东!
汤谷寂只。
魂乎无南!
南有炎火千里,蝮蛇只。
山林险隘,虎豹只。
鰅鳙短狐,王虺骞只。
魂乎无南!
蜮伤躬只。
魂乎无西!
西方流沙,漭洋洋只。
豕首纵目,被只。
长爪踞牙诶笑狂只。
魂乎无西!
害伤只。
魂乎无北!
北有寒山逴龙只。
代水不可涉,深不可测只。
天白颢颢,寒凝凝只。
魂乎无往!
北极只。
魂魄归徕
閒以静只。
自恣荆楚,安以定只。
逞志究欲,心意安只。
穷身永乐,年寿延只。
魂乎归徕
乐不可言只。
五谷六仞,设菰粱只。
鼎臑盈望,和致芳只。
内鸧鸽鹄,味豺羹只。
魂乎归徕
恣所尝只。
鲜蠵甘鸡,和楚酪只。
醢豚苦狗,脍苴只。
吴酸蒿,不沾薄只。
魂兮归徕
恣所择只。
炙鸹烝凫,煔鹑陈只。
鰿𦞦雀,遽爽存只。
魂乎归徕
丽以先只。
四酎并孰,不歰只。
清馨冻饮,不歠役只。
吴醴白糵,和楚沥只。
魂乎归徕
遽惕只。
代秦郑卫,鸣竽张只。
伏戏驾辩》,楚《劳商》只。
讴和扬阿》,赵箫倡只。
魂乎归徕
空桑只。
二八接舞,投诗赋只。
叩钟调磬,娱人乱只。
四上竞气,极声变只。
魂乎归徕
歌撰只。
朱唇皓齿,嫭以只。
比德好閒,习以都只。
丰肉微骨,调以娱只。
魂乎归徕
安以舒只。
嫭目宜笑,娥眉只。
容则秀雅,稚朱颜只。
魂乎归徕
静以安只。
姱修滂浩,丽以佳只。
曾颊倚耳,曲眉规只。
滂心绰态姣丽施只。
小腰秀颈,若鲜卑只。
魂乎归徕
思怨移只。
易中利心,以动作只。
粉白黛黑,施芳泽只。
长袂拂面,善留客只。
魂乎归徕
娱昔只。
青色直眉,美目只。
奇牙,宜笑嘕只。
丰肉微骨,体便娟只。
魂乎归徕
恣所便只。
夏屋广大,沙堂秀只。
南房小坛,观绝霤只。
曲屋步壛,宜扰畜只。
腾驾步游,猎春囿只。
琼毂错衡,英华假只。
茝兰桂树,郁弥路只。
魂乎归徕
恣志虑只。
孔雀盈园,畜鸾皇只。
鹍鸿群晨,杂鹙鸧只。
鸿鹄代游,鹔鹴只。
魂乎归徕
凤皇翔只。
曼泽怡面,血气盛只。
永宜厥身,保寿命只。
室家盈廷,爵禄盛只。
魂乎归徕
居室定只。
接径千里,出若云只。
三圭重侯,听类神只。
察笃夭隐,孤寡存只。
魂兮归徕
正始昆只。
田邑千畛,人阜昌只。
美冒众流,德泽章只。
先威后文,善美明只。
魂乎归徕
赏罚当只。
名声若日,照四海只。
德誉配天,万民理只。
北至幽陵,南交阯只。
西薄羊肠,东穷海只。
魂乎归徕
尚贤士只。
献行,禁苛暴只。
举杰压陛,诛讥只。
直赢在位,近禹麾只。
豪杰执政,流泽施只。
魂乎归徕
国家为只。
雄雄赫赫,天德明只。
三公穆穆,登降堂只。
诸侯毕极,立九卿只。
昭质既设,大侯张只。
执弓挟矢,揖辞让只。
魂乎归徕
尚三王只。
田邑 其一 东汉 · 冯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
盖闻晋文出奔,而子犯宣其忠,赵武逢难,而程婴明其贤,二子之义当矣。
今三王背叛,赤眉危国,天下蚁动,社稷颠陨,是忠臣立功之日,志士驰马之秋也。
伯玉擢选剖符,专宰大郡。
夫上堂之地,有四塞之固,东带三关,西为国蔽,奈何举之以资强敌,开天下之匈,假仇雠之刃?
岂不哀哉!
衍闻之,委质为臣,无有二心;
挈瓶之智,守不假器。
是以晏婴临盟,拟以曲戟,不易其辞;
谢息守郕,胁以晋、鲁,不丧其
由是言之,内无钩颈之祸,外无桃莱之利,而被畔人之声,蒙降城之耻,窃为左右羞之。
且邾庶其窃畔君,以要大利,曰贱而必书;
牟夷以土地求食,而名不灭。
是以大丈夫动则思礼,行则思义,未有背此而身名能全者也。
伯玉深计,莫若与鲍尚书同情戮力,显忠贞之节,立超世之功,如以尊亲系这故,能捐位投命,归之尚书,大义既全,敌人纾怨,上不损剖符之责,下足救老幼之命,申眉高谈,无愧天下。
若乃贪上党之权,惜全邦之实,衍恐伯玉必怀周赵之忧,上堂复有前年之祸。
晏平仲延陵之诲,终免栾高之难,孙林父穆子之戒,故陷终身之恶。
以为伯玉闻此至言,必若刺心,自非婴城而坚守,则策马而不顾也。
圣人转祸而为福,智士因败以成败,愿自强于时,无与俗同(《后汉·衍传》)
拟连珠 其三 东汉 · 班固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六
臣闻听决价而资玉者,无楚和之名;
近习而取士者,无伯玉之功。
故玙璠之为宝,非驵侩之术也;
伊、吕之为佐,非左右之旧。
夏封诸侯 西晋 · 束皙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七
《月令》所纪,非一王之制。
凡称古者,无远近之限。
未知夏封诸侯,何代之典?
秋祭田邑,夏乎殷乎?
而王据《月令》以非《祭统》,郑宗《祭统》而疑《月令》,无乃俱未通哉!
莫若通以三代,说两氏而不俱一也(《通典》七十一引束皙《总论》)
建平王散五刑教 南梁 · 江淹
 出处:全梁文卷三十五
府州国纪纲,吾谬绁朝组。
乃班恩命,重渥华藩。
践宠懋甸,永言政惠,良搅情寐。
况旧楚地旷,前氓殷。
水带枉渚,山币鲁阳
自顷田邑榛故,封井莱芜,财赋方屈,犴狱实繁。
思所以厚风厘俗,变瑟改调。
自五岁形已下,未连台者,一皆原遣,文武弹坐,亦悉复职。
主局依旧施散,薄纡此怀(《本集》)
褚渊碑文 南齐 · 王俭
 出处:全齐文卷十一、文选卷五十八
夫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此之谓不朽。
所以子产云亡,宣尼泣其遗爱;
随武既没,赵文怀其馀风。
文简公见之矣。
公讳字彦回河南阳翟人也。
微子以至仁开基,宋段以功高命氏。
爰逮两汉,儒雅继及;
魏晋以降,奕世重晖
乃祖太傅元穆公,德合当时,行比州壤。
深识臧否,不以毁誉形言;
亮采王室,每怀冲虚之道。
可谓婉而成章,志而晦者矣。
自兹厥后,无替前规,建官惟贤,轩冕相袭。
公禀川岳之灵晖,含圭璋而挺曜,和顺内凝,英华外发。
神茂初学,业隆弱冠。
是以仁经义纬,敦穆于闺庭;
金声玉振,寥亮于区宇。
孝敬淳深,率由斯至;
尽欢朝夕,人无閒言。
逍遥乎文雅之囿,翱翔乎礼乐之场。
风仪与秋月齐明,音徽与春云等润。
韵宇弘深,喜愠莫见其际;
心明通亮,用人言必由于己。
汪汪焉,洋洋焉,可谓澄之不清,挠之不浊。
袁阳源才气高奇,综覈精裁;
宋文帝端明临朝,鉴赏无昧。
袁既延誉于遐迩,文亦定婚于皇家。
选尚馀姚公主,拜驸马都尉
汉结叔高,晋姻武子,方斯蔑如也。
释褐著作佐郎,转太子舍人
濯缨登朝,冠冕当世;
升降两宫,实惟时宝。
具瞻之范既著,台衡之望斯集。
出参太宰军事,入为太子洗马,俄迁秘书丞
赞道槐庭司文天阁;
光昭诸侯,风流籍甚。
以父忧去职,丧过乎哀,几将毁灭。
有识留感,行路伤情。
服阕,除中书侍郎
王言如丝,其出如纶。
恪居官次,智效惟穆。
于时新安王宠冠列蕃,越敷邦教,毗佐之选,妙尽国华。
出为司徒右长史,转尚书吏部郎。
执铨以平,御烦以简,裴楷清通王戎简要,复存于兹
泰始之初,入为侍中
曾不移朔,迁吏部尚书
是时天步初夷,王途尚阻,元戎启行,衣冠未缉。
内赞谋谟,外康流品。
制胜既远,泾渭斯明。
赏不失劳,举无失德。
绩简帝心,声敷物听。
事宁,领太子右卫率,固让不拜。
寻领骁骑将军
以帷幄之功,膺庸祗之秩,封雩都县开国伯食邑五百户。
既秉辞梁之分,又怀寝丘之志,所受田邑,不盈百井。
久之,重为侍中,领右卫将军
尽规献替,均山甫之庸;
缉熙王旅,兼方叔之望。
丹阳京辅,远近攸则;
吴兴襟带,实惟股肱;
频作二守,并加蝉冕
政以礼成,民是以息。
明皇不豫,储后幼冲,贻厥之寄,允属时望。
徵为吏部尚书,领卫尉,固让不拜。
改授尚书右仆射
端流平衡,外宽内直
弘二八之高谟,宣由庚而垂咏。
太宗即世,遗命以公为散骑常侍中书令护军将军
送往事居,忠贞允亮
秉国之均,四方是维。
百官象物而动,军政不戒而备。
公之登太阶而尹天下,君子以为美谈,亦犹孟轲致欣于乐正,羊职悦赏于士伯者也。
丁所生母忧,谢职。
毁疾之重,因心则至。
朝议以有为为之,鲁侯垂式
存公忘私,方进明准。
爰降诏书,敦还摄任。
固请移岁,表奏相望。
事不我与,屈己弘化
属值三季在辰,戚蕃内侮;
桂阳失图,窥窬神器。
鼓棹则沧波振荡,建旗则日月蔽亏。
出江派而风翔,入京师而雷动。
鸣控弦于宗稷,流锋镞于象魏。
虽英宰临戎,元渠时殄;
而馀党实繁,宫庙忧逼。
公乃揔熊罴之士,不贰心之臣,戮力尽规,克宁祸乱。
康国祚于缀旒,拯王维于已坠。
诚由太祖之威风,抑亦仁公之翼佐。
可谓德刑详,礼义信,战之器也。
以静难之功,进爵为,兼授尚书令中军将军,给班剑二十人。
功成弗有,固秉撝挹。
改授侍中中书监护军如故。
又以居母艰去官。
虽事缘义感,而情均天属。
颜丁合礼,二连之善丧,亦曷以踰!
天厌宋德,水运告谢。
嗣王荒怠于天位,彊臣凭陵于荆楚
废昏继统之功,龛乱宁民之德,公实仰赞宏规,参闻神算。
虽无受脤出车之庸,亦有甘寝秉羽之绩。
乃作司空,山川攸序;
兼授卫军,戎政辑睦。
既而齐德龙兴顺皇高禅。
深达先天之运,匡赞奉时之业。
弼谐允正,徽猷弘远,树之风声,著之话言,亦犹稷契之臣虞夏,荀裴之奉魏晋
自非坦怀至公,永鉴崇替,孰能光辅五君,寅亮二代者哉!
大启南康,爰登中铉;
时膺土宇,固辞邦教
今之尚书令,古之冢宰,虽秩轻于衮司,而任隆于百辟。
暂遂冲旨改授朝端。
迩无异言,远无异望
茂庸重申前册。
执五礼以正民,简八刑而罕用。
故能骋绩康衢,延慈哲后。
义在资敬,情同布衣;
出陪銮躅,入奉帷殿。
仰南风之高咏,餐东野之秘宝。
雅议于听政之晨,披文于宴私之夕。
参以酒德,閒以琴心。
暧有馀晖,遥然留想。
君垂冬日之温,臣尽秋霜之戒,肃肃焉,穆穆焉。
于是见君亲之同致,知在三之如一。
太祖升遐,绸缪遗寄。
侍中司徒录尚书事。
禀玉几之顾,奉缀衣之礼。
择皇齐之令典,致声化于雍熙。
内平外成,实昭旧职。
增给班剑三十人,物有其容,徽章斯允。
位尊而礼卑,居高而思降。
徂秋,以疾陈退。
朝廷重违谦光之旨,用申超世之尚,改授司空,领骠骑大将军侍中录尚书如故。
景命不永,大渐弥留。
建元四年八月二十一日薨于私第,春秋四十有八。
柳庄疾棘,卫君当祭而辍礼;
晏婴既往,齐君趍车而行哭。
公之云亡,圣朝震悼于上,群后恇动于下,岂唯哀缠一国,痛深一主而已哉!
追赠太宰侍中录尚书如故,给节羽葆鼓吹班剑为六十人,谥曰文简,礼也。
夫乘德而处,万物不能害其贞;
虚己以游,当世不能扰其度。
均贵贱于条风,忘荣辱于彼我。
然后可兼善天下,聊以卒岁。
经始图终,式免祗悔。
谁云克备,公实有焉。
是以义结君子,惠沾庶类。
言象所未形,述咏所不尽。
故吏某甲等,感逝川之无舍,哀清晖之眇默。
餐舆诵于丘里,瞻雅咏于京国。
思卫鼎之垂文,想晋钟之遗则。
方高山而仰止,刊玄石以表德。
其辞曰:辰精感运,昂灵发祥。
元首惟明,股肱惟良。
天鉴璿曜,踵武前王。
钦若元辅,体微知章。
永言必孝,因心则友。
仁洽兼济,爱深善诱。
观海齐量,登岳均厚。
五臣兹六,八元斯九。
内谟帷幄,外曜台阶。
远无不肃,迩无不怀。
如风之偃,如乐之谐。
光我帝典,缉彼民黎。
率礼蹈谦,谅实身干。
迹屈朱轩,志隆衡馆。
眇眇玄宗萋萋辞翰。
义既川流,文亦雾散。
嵩构云颓,梁阴载缺。
德猷靡嗣,仪形长递。
怊怅馀徽,锵洋遗烈。
久而弥新,用而不竭。
悯时赋 西梁 · 萧察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八
于谨平梁之后,阖城长幼,被虏入关,又失襄阳故地,乃曰:「恨不用尹德毅言,以致于是。」又是邑居残毁,干戈日寻,耻威略不振,常怀愤懑,乃著《悯时赋》以见其意,词曰:
嗟余命之殊薄(《周书》作「舛薄」。)实赋运之逢屯。
既殷忧而弥岁,亦坎壈雨相邻(周书作复坎壈以相邻。)」。
昼营营而至晚,夜耿耿而通晨。
望否极而反(《周书》作「云」。)
泰,何杳杳而无津?
悲晋玺之迁赵,痛汉鼎之移新。
无田范之明略,愧夷齐之得仁。
遂胡颜而苟免,谓小屈而或伸。
岂妖珍之无已,何国步之长沦。
恨少生而怯弱(《周书》作轻弱)本无志于爪牙。
谢两章之雄勇,恧二策之英华。
岂三石于雩杜,异五马于琅邪
直受性而好善,类蓬生之在麻。
冀无咎而沾庆,庶保静而蠲邪。
何昊穷之不(《周书》作「弗」)惠,值上帝之纡奢。
神州鞠为茂草,赤县绕于长蛇。
徒仰天而太息,空抚襟而咨嗟。
(《周书》作「惟」。)古人之有怀,尚或感于知己。
况华(《周书》作「况托」。)
萼联于霄极,宠渥流于无已。
或小善而必褒,时片言而见美。
昔待罪于禹州,历三改而见纪(《周书》作「无纪」。)
获免戾于明时,遂超隆于宗子
始解印于稽山,即驱传于襄水
南阳之旧国,实天漠之嘉祉。
既川岳之形势,复龙跃之基址。
此首赏之谬及,谓维城之足恃。
值诸侯之携贰,遂留滞千楚川(《周书》作「樊川」。)
句践之绝望,同重耳之终焉。
望南枝而洒泣或,东顾而潺湲,归欤之情何极?
首丘之思邈然,忽值魏师入讨于彼南荆,既兵车之赫赫俄(《周书》「兵车」作「车徒」,「俄」作「遂」。)
一鼓雨凌城,同寤生之舍许。
等小白之全邢,伊社稷之不泯。
实有感于生灵伊(《周书》作矧。),吾人之固陋,本(《周书》作迥。)漂泊于流萍,忽(《周书》作或。)沈滞于兹土。
复岁(《周书》作期)月而无成。
昔千乖之(《周书》作「昔方千而」。)畿甸,今七里而盘萦。
田邑而可赋,阙丘井而求兵。
河内之资峙,同荥阳之未平。
夜骚骚而击析,尽孑孑而扬旌。
烽连(《周书》作「凌」)云而迥照。
马伏枥而悲鸣,既有怀于斯日,亦焉得而云宁。
彼云萝之旧都,乃标奇于昔者,验往记以瞻今,何名高而实寡?
寂寥井邑,荒凉原野,徒揄扬于宋玉,空嗟咨(《周书》作「称嗟」。)于司马。
南方卑而叹屈,长沙泾而悲贾。
余国家(《周书》作「余国家。)之俟匡,庶兴周而祀夏,忽萦忧于此屈。
岂年华之天假,加以徇盗鼠窃。
蜂虿狐狸,群圉隶而为寇。
聚藏获而成师,窥临津渚,跋扈江澹,屡征肇于殷岁,频战起于轩时。
有扈兴于夏典,采芑著于周诗,方叔振于蛮貊,伯禽捷于淮夷,在逋秽其能几,会斩馘雨搴旗,彼积恶之必稔,岂天灵之可(《周书》作「我」。)
欺,交川路之云拥,理惘怅雨未怡(《周书·萧雀传》,文苑英华一百二十九。)
查少白五十初度七律四则 其一 清 · 王衢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台阳诗话
交情自古推平仲,四九年华伯玉知。
欲證是非凭益友,敢言天命拟先师。
芝兰得契香能久,松柏有心寿可支。
海上于今鸣独鹤,纵无人见亦闻之。
处分朝集使敕(五)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四
敕。朕闻诸礼曰。
禁暴。爵举贤。
则政均矣。好恶著。
则贤不肖别矣。其道然耶。
朕以虚薄。祗膺景命。
宗社之灵。当亿兆之责。
曷尝不昃朝晏坐。畏天爱人。
思欲保其和乐。跻于仁寿。
则与我共理者。其惟良二千石乎。
每计吏还州。与之陛见。
示其赏罚。锡以筐篚。
亦云命而已矣。而朝集使豫州刺史裴纲。
分典荆豫。为政烦苛。
顷岁不登。合议蠲复。
部人有诉。便致科绳。
县长为言。仍遭留系。
御史推按。遽以实闻。
虐政弊人。一至于此。
夙夜兢惕。匪遑宁居。
寻遣使存问。其诸道有损处。
已量加赈恤。水旱不时。
实朕之过。惠养失所。
分刺之由。是用黜纲于岭裔。
儆彼偫岳。朕于苍生。
若保赤子。为之均田邑
制庐井。必欲其时和年登。
远安迩肃。托于牧宰。
代以躬亲。故历难其官。
诚经国致理之意也。夫德惟善政。
政在养人。故土烦则草木不长。
水烦则鱼鳖不大。必也宽恕。
贵乎清静。诸刺史都督宜问疾苦。
拯贫穷。杜侵渔。
察冤狱。至于赋役。
务从减省。深刻为事。
人何以堪。私惠苟行。
法或将坠。理须折衷。
用存楷式。其百姓有稳便者。
随事条奏。朕将亲览焉。
钦尔有官。各勤为政。
如风化允穆。课绩殊尤。
当擢之不次。旌乃厥美。
凡百庶邦。敬听朕命。
谢南郊加恩表(二 元祐七年十二月1092年11月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九、《栾城后集》卷一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辙言:伏奉诰命,特加臣护军进封开国伯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
寻具表辞免,蒙降批答不允,仍断来章者。
祗相元祀,粗免弗虔。
敢缘均福之常,妄冀及私之宠?
重纡训语,秖益兢惭。
臣辙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恭惟郊庙之崇,祖宗所敬。
先之以宽刑薄敛,使民罔艰虞;
副之以洁粢硕牲,使神无恫怨。
民神胥协,家国用宁。
顾臣何人,预闻庶政?
裕民之意,诏令具存;
事神之诚,威仪可效。
乃者密侍旒冕,手荐璧琮。
晬容穆然,而祗畏之心明;
群工肃然,而吴敖之意息。
听于舆人之诵,知有列圣之风。
臣目睹盛仪,无《周南》之叹;
位在近列,有秕前之讥。
首被恩私,实增战越。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体二仪之博施,袭累圣之成规。
霈然雨露之私,无复贤愚之间。
勋封之锡,深愧于劳臣;
田邑之加,几至于成国
功无毫发,恩积丘山。
臣无任感天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表称谢以闻。
臣辙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谨言。
纪圣诗 北宋 · 宋祁
五言排律 押元韵
沙麓披祥牒,金刀袭裔昆。
嫔虞冠妫汭,生子首姜嫄
自昔仪椒壸,乘时正翟轩。
袆褕躬象服,黄老好名言。
慈荫天同广,柔风律并暄。
露光流月姊,秘纬应星鼋。
嗣统开横兆,遵遗奉寿原。
爱亲周道始,加太汉仪尊。
参务丝言慎,临朝玉色温。
从容携日月,指顾靖乾坤。
尽散脂田邑,亲缲茧舍盆。
纪功彤管史,贻训濯龙门
宝稼兴东户,佳兵戢左鞬。
万灵翔气辨,五始匝春元。
夜陨西方雨,神清积石源。
良时标历凤,延祝动廷鸳。
缫玉虹光射,丝囊露采翻。
斋科蕊珠馆,供会佛家园。
荐寿超千劫,同寅望九阍。
南风来助曲,北斗下临樽。
瑞鉴红摇旭,香罂碧袅昏。
钦承子道至,奉养母仪敦。
雉翣横霏雾,仙盘滟瑞暾。
紫云回幄影,银蒜动钩痕。
我有吹笙宴,朝均湛露恩。
伻图迈明辟,杂霸掩曾孙。
束帛沾群后,张旃答树惇。
思贤君子,循法大夫繁。
赆贝南浮海,邦图北际鲲。
此时归宝算,仙石奉绵存。
禘尝治国之本论1034年6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五、谨论《乐全集》卷一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夫治国之本,莫急于礼;
礼有六体,莫重于祭;
祭之大,莫大于褅、尝,此其商人之礼乎。
《记》曰祭有四:礿、褅、尝、烝,四时之事也。
褅阳之盛,尝阴之盛。
古者于褅也,发爵赐服,顺阳义也;
于尝也,出田邑,发秋政,顺阴义也。
故尝之日,发公室,示赏也,草艾则墨;
未发秋政,则民莫敢草。
故曰褅、尝,礼之盛也,治国之本也。
夫治国之本,莫大于赏罚,赏罚诚得,治国其犹指掌乎。
古之明君,爵有德,赏有功,必发爵禄于太庙,示不敢专也。
褅为夏祭,阳气用事,故人君顺时长育,因祭发赏,上以明应天之序,下以昭尊祖之义。
德义之盛,由褅而见之矣。
传曰:「始杀而尝」。
为秋祭少阴用事,助阴始杀,可以断薄刑,决小罪。
故曰「草艾则墨」,言既尝则可以发秋政矣。
夫赏以春夏,罚以秋冬,顺夏褅而发爵禄,因秋尝而决小刑,赏则以厚,罚则以薄,此先王劝赏而畏罚之意也。
故曰褅、尝为治国之本,其斯之谓与。
是故明其义者君也,能其事者臣也。
不明其义,为君不全;
不能其事,为臣不全。
义者何谓?
明赏罚之情而已;
事者何谓?
行赏罚之节而已。
是以人君将赏,为之加膳,加膳则有赐;
将罚,为之不举,不举则彻乐。
厚赏则士劝,薄罚则民服,政是以和,教是以成,以是而治国,其与几何矣。
夫其厚赏薄罚之意,由褅、尝而见之矣,故曰褅、尝治国之本也。
至于后王犹举其典,则有顺景风而行封爵,候鹰击而疏囚系,抑褅、尝之旨欤。
至于周之四时有事,则曰祠,曰礿,而以褅为三年之合祭焉。
为祭之名虽异,施政之实盖一。
顺是而下,虽百世其所以制治之意,求其应天时而顺人欲之道,顾何以易此乎哉!
张文潜1086年 北宋 · 陈师道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六四、《后山居士文集》卷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师道启:近者足下来京师,不鄙其愚,辱贶以文,卒卒一再见,怀不得吐。
既别,欲一致问,因以自效,方事之不间,竟后足下,大以为恨。
及读足下书,乃仆所欲言者。
君子之所存,去人不远,惟设之于仆为不当耳。
嗟乎!
足下诚知我矣,亦既爱之矣,不识足下何从而得之,其得之于人耶?
其有以自得之耶?
得之于人耶,誉者可信,则毁者又可信矣;
有以自得之耶,则仆言未效而迹未接,窃有疑焉。
岂足下使人可疑,乃仆之不敏不能不疑耳。
古盖有之,目逆而道存,而仆不足当也。
以仆之愚,有以知足下,而谓足下何从而得之,仆过矣。
夫众言却金,三人成虎
仆惧足下有时不自信而信人,不待人毁而自毁矣。
仆以小人之怀为君子之心,则又过矣。
然所以言者,虽君子不可不戒也。
足下悯仆无以事亲、畜妻子,宜从下科,以幸斗食,疑仆好恶与人异情。
足下于仆至矣,仆何以得之,何以受之邪?
仆家以仕为业,舍仕则技穷矣,故仆之于仕,如瘖者之溺,声气不动而手足乱矣。
世徒见其忍而不发,遂以为好恶异人,此殆谈者过情,听者过信耳。
虽然,仆病且老矣。
目有黑子而昏华,瘯瘰侠于颈领隐起而未溃,气伏于胸腹之间下上不时,痔形于下体者十年矣。
志彊而形惫,年未既而老及之,足下虽欲进之,而仆不能勉也。
闰月甲子诏以河内公为相,是时自九月不雨,有司传诏未竟而雨,贵贱贤不肖下至房室女子,欢然相庆,天人之意如此。
仆方卧,闻之起立,尚可勉耶!
足下视此时如何,仆独得不勉耶?
羊鼎之侧,饥者吐舌,但未染指耳。
足下欲与仆居,将坐仆而沐熏之耶?
岂意其逃世而加束缚焉?
抑爱之过厚而欲常常见之与?
李耽家于濑乡,庄休老于蒙,田邑之间,复有昔时怀器而隐处者乎?
愿一览焉。
仆于书如贪者之嗜利,未尝厌其欲也。
谯祁氏多书,称号外府、太清老氏之藏室,愿与足下尽心焉。
益暄,惟为道重慎。
师道再拜。
礼论(三)1085年 北宋 · 张耒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五七、《柯山集》卷三三、《苏门六君子文粹》卷三、《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二五、《淮郡文献志》卷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先王之制祭祀,自郊丘以逮夫七祀,莫非祭也,而尤重于禘尝,其说何也?
盖其道有三焉:曰政事之节也,曰品物之盛也,曰阴阳之消长也。
夫禘,夏祭也。
者万物之始蕃,而于时则阳用事之时也。
故先王之政,凡所以顺阳之气者,禘而后颁焉。
故曰古者于禘也,发爵赐服,顺阳义也。
尝,秋祭也。
者万物之既成,而于时则阴之始也。
故政之所以顺阴者,尝而后行焉。
故曰于尝也,出田邑,发秋政,顺阴义也。
盖先王之政,一本于阴阳,而禘尝者谨阴阳之节而不敢违,候时辨物,以别天地之气者如此,所以重欤。
然则之礿也,之烝也,而政不预焉,何也?
者物之始生,勾者始奋,萌者始达,而平秩东作之时也。
夫物始生,则阳气未盛而品物未备,而民方趋于东作之际,则趋功造事,而未可以听政役,故阳之政待而后行,盖者物盛而厥民因之时也。
则物之生穷,实者已敛而成者既收,塞向墐户,而民率其妇子以入室备寒之时也。
夫物生已穷,则非所以备财用,而民既息,则非所以听政役,故凡政之所以顺阴气者,方而行之矣,而者万物始成,而厥民夷之时也。
盖古者尝祭未行,则未发秋政,未发政则民勿敢艾,其谨之如此。
此所谓政事之节也。
夫物之于也始生,而于也始盛,成于而穷于
既盛则备于初生,而已穷则阙于始成,故禘也,尝也,万物盛多之际也。
万物盛多则品物备,故禘尝之祭,备物之享也,此禘尝之所以为重也。
夫先王之于祭也,诚而已,何贵于品物之盛也?
祭之俭也,非先王之欲也。
夫玉瓒而大圭,玉豆而雕俎,斋明以临之,盛服以行之,水陆之品苟可荐者无不咸在,此先王之所以事宗庙也。
故天子之特礿也而废祫也,为夫物之未成而礼不备故也。
礼不备则不敢用祫,则品物之重也久矣。
盖物者,诚之表;
诚者,物之主。
物备而诚不至者有之矣,未有诚至而物不备者也。
夫祀上帝之简也,非先王之啬也,以为无物可称,而不敢近于亵,是亦诚之尽于己矣。
所谓禘尝者,品物之盛也。
夫先王之于阴阳也,阳庆其成,而阴恶其盛。
禘,也,于时则阳之成;
尝,也,于时则阴未至于盛。
礿之于也,则阳方作而未成;
烝之于也,则阴已穷而既盛。
故禘尝之祭,阳之成也,而阴之微也,是以先王重之。
此所谓阴阳之消长也,有是三者,则先王之所以重慎而不敢易之于常祭也,不亦宜乎!
夫天子祫禘、祫尝、祫烝,诸侯尝祫、烝祫,何也?
夫祫,丧毕之祭也,而礿、禘、烝尝者,四时之祭也。
天子先祫而后时祭,诸侯先时祭而后祫。
丧毕之祭无常时,而四时之祭有定法。
无常时者近私,有定制者近公。
天子制法者也,故先所私,而后法则无嫌也。
诸侯从上者也,故先定法而后行其私。
此所谓君臣之道也。
尚书刑部侍郎通议大夫周公墓志铭绍兴十年1140年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浮溪集》卷二六、同治《长兴县志》卷三○上 创作地点: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尚书刑部侍郎周公既葬之四十年,其嗣子石聚族之长老而谋曰:「先君以清节直道事三帝,隐然为国名臣,今墓槚成阴矣,而墓碑未立,其何以饬来裔?
若求当世能言者,揭其一二而显诔之,岂不足以慰先君地下而宠绥周氏之祧」?
皆曰:「然」。
遂相与来请。
藻读其书,曰:「噫!
吾先大夫同年进士也,于藻为丈人行,铭其可辞?
然吾生也后,不获拜公,公之平生,藻莫得而详也。
今班班在人耳目者尚多有之,姑掇其大者识之,可乎」?
石再拜曰:「幸甚」!
乃书以授石,使归而刻之墓上。
公讳之道,字觉民,世家吴兴长城
曾祖父铤、大父仁皓、父亨,皆以修谨闻里中。
亨用公恩为光禄寺丞,赠大中大夫
公少寒苦,刻意于学。
年十三,以文谒安定先生胡瑗奇之,因留受业。
皇祐五年进士第,调主杭州钱塘簿。
转运司钱塘,吏习倨骄,视州县蔑如。
转运使元绛委公督租,吏胡通者,任之,有田邑中,租过期不入,公执通归,杖而徇,一邑大惊,他租不日而办。
大喜,帅使者荐诸朝。
歙州祈门,有政迹。
著作佐郎、知江宁府江宁县
县素剧,更数令不能治,公视讼牒如流,庭无留事。
守知其敏,虽府事亦以委公。
于是田苦下潦与江通,公筑圩数千丈,民赖其穫,至今以公名其圩。
秩满,知遂州录事参军,改通判戎州
初,王文公石奉使江东祁门其属也,熟知公治状。
已而寓居金陵,得公尤详。
居无何,文公当国,亦预政,皆言公可用。
召对,擢知开封府司录参军
当是时,朝廷更法令如毛,诏之关府者日十馀下,公随事酬酢,悉得其宜。
且摘隐发奸如神,吏为屏息。
他日以事众见,上独目公,曰「卿决狱非畏忌顾望者」,公顿首谢。
京西路转运判官
丁外艰,服除,复提举其路常平,移成都府路转运判官
御史朱服言参知政事章惇交通台臣,踪迹连公,诏有司覈实,虽不尽如言,公犹坐免所居官,废斥者累年。
元祐初直前谩,留为大理寺丞,已而迁正。
以母老丐外,得提点江南西路刑狱。
尚书刑部员外郎,以母忧去。
久之,还故职,升郎中
出为江南东路转运使,移淮南
岁旱饥,有司责民输如令,他官熟视莫敢言。
公至则除其半,民以苏息。
召为大理卿
异时决狱者株连无辜,牢户皆满。
公有所讯鞫,择其诖误者先释之,廷尉省爰书,盖自公始。
尚书刑部侍郎,日阅具狱数百纸,无倦色。
至死生疑似之际,必反复加意,不啻如利害关身者。
每奏谳上前,或未当于法,必为上别白其是非,往往多见听。
否则抗论力陈,至漏下数刻,犹固争不已。
以此出入省寺十馀年,坐狱事镌官者三,未尝有悔色,而全活者不可胜数,其详盖莫得而记也。
疾革,姆抱幼子侍前,麾而去之,曰:「吾起布衣,致位三品,尚何求」?
翛然无恋嫪之意。
卒,年七十一,寔元符三年四月甲寅也。
积官至朝散大夫,累赠通议大夫
其年十一月乙酉,葬其县东北五里平望雉山之原。
娶同邑袁氏,封永和县君,先公十五年卒。
三子。
曰厚,从事郎。
曰原,朝奉郎通判抚州
皆前卒。
曰石,今为通直郎、知常武进县
女二人,嫁承议郎吕必强、显谟阁待制吕益柔。
孙男女合八人,曰冲、曰凝、曰沆、曰沇、曰汜。
冲今为承议郎、知平江府常熟县
朝散郎曾纶、朝奉郎伯舆承务郎章奎文者,其女之所适也。
公清约廉平,胸中乐易,平生未尝以喜怒加人。
初,公被诬而复为使者也,陆佃给事中,格其除书不下。
洎公奉使淮南适为郡守,隶焉,不自安。
公至,则释怨与交欢,且阴佐其政事之不及者。
既殁,哭之恸曰:「此公真不可以意量者,世岂复有斯人耶」!
乡闾寒隽,汲引尽诚,不进不止。
故卒之日,知与不知,皆为之出涕,可谓厚德君子矣。
铭曰:
自古盛世,必多名卿。
典刑百年,如见老成。
熙宁有为,公适逢世。
以材结知,终始三帝。
惟始受学,得其师承。
摅而及民,久乃济登。
出乘轺车,入秉丹笔。
为邦持平,断以经术。
心本忠恕,辅之敏明。
谳书满旁,为汝得生。
雷霆或愆,必犯颜也。
谆谆靡回,帝屡旰食。
白首三尺,跻荣近臣。
能使四海,岁无冤民。
矧夫持躬,清约直谅。
不名一体,当世师仰。
归閟窀穸,今兹几时。
封木岑蔚,子孙似之。
于、张之仁,天岂忘报?
镵词于阡,来者是告。